我的文章

相約星期二 - 啟蒙系列


作者: 張吳國儀女仕

上一課我們談的課題是『不要為文化所欺騙 !』我們思想過:『每個社會都有自己的問題,逃走不是辦法,你得要努力創造自己的文化!』生活要簡單容易,能享受簡單難!不跟人比,不為人活,不理人的眼光,才能不受文化欺騙!文化沒有高低只有差異,在對不同文化包容之餘,你曾否停停想想,你有被騙嗎?

現在,我們繼續上課,第十課『愛』。心中有愛,就是在天堂,心中有恨,就是在地獄!

『愛』是授受

墨瑞八歲時便沒有了母親,沉默的父親永遠不能滿足到報墨瑞對愛的渴望,這成為墨瑞一生最大的遺憾。所以墨瑞發誓,此生不要再有遺憾,因此他從不吝去表達愛。墨瑞認為『生命中最要緊的事,是學著付出愛,以及接受愛。』人生惟一可留到永恆的寶貝,就是『人』和『愛』,因此,他決心將僅餘的生命投資在人身上。 

墨瑞說:『太多人像是行屍走肉,就算他們做著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,也似乎半睡半醒,這是因為他們追逐的目標不對。生命要有意義,就要投入去愛別人,投入去關懷你周遭的人,投入去創造一些讓你活得有目的,有意義的事情。』『物質的東西永遠無法取代愛,或是溫柔,或是親切,或是同胞手足之感。』『愛讓你活在人間,就算你死了也活著』;『愛是唯一理智的行為』、『只要我們彼此相愛,並記得我們有過愛的感覺,我們就雖死猶存。』

墨瑞去表達『愛』及去接受『愛』。他預辦自己的喪禮,因為他要感受到及想接受親友對他的『愛』和懷念。『愛』其實就是在人與人的授受之間『愛』的交流。墨瑞提到『我們需要別人才能生存。』這是事實,因為一個人即使很想與人分享,卻沒有可接受的對象,那是何等令人『無癮』的事?惟有在分享擁有、在互相扶持、在互為倚靠中,人的價值才完滿。墨瑞說:『重要不是死了之後,別人怎麼想,而是還活著的時候,有沒有對其他人多一點關愛。』當臨終一刻,墨瑞希望所愛的人都在身邊。

『愛』是『希望』

希臘文的『望』(elpis),是指朦朧而無限的未來。但丁神曲的《地獄篇》說:『凡是到我這裡來的,放棄你的『希望』吧!』那是說, 『人如果沒有『盼望』,就是等於活在『地獄』中。』

你是給人希望的呢?還是失望以至絕望呢?

有一年的農曆新年,我前往郊區偏遠的盲人安老院探望一位九十多歲的老人家,把教會交托的慈惠金送去給她。她沒有任何親人,孑然一身。清楚記得,那天是正月初十,煙雨霏霏,我帶著四歲小兒,冒著風雨驅車前往。

進入古舊的建築物,經過輾轉迂迴的走廊,職員停下來,往最裏面的那張床一指,示意是這兒了。我拖著兒子的小手,一直走到她面前。我低聲地叫她:『四婆!』她抬起頭,瞇著眼,努力要看清楚我,我再叫了她一聲,她竟認得我的聲音。她依稀看到影子,便說:『那是你的孩子嗎?』

我立刻拉過小兒來,說:『快叫四婆!』兒子怗生生地叫了一聲:『四婆!』『乖,乖!』四婆摸著孩子的小手笑得非常燦爛。我把載著金錢的信封塞進她手裏,她放在一旁,就忙碌地在床頭櫃摸索。

四婆摸著拉出抽屜,摸了一大袋包裝完好的糖果拆開,抓了一把給孩子,孩子不敢要,她摸著了孩子的衣袋,統統塞了進去。她忙碌地爬進床底下,找東找西。她爬出來時,手裏拿的是一疊簇新的紅封,拆掉了招紙,要給孩子紅封包。她伸手入衣襟,在層層衣服下面摸出了一小疊簇新的紙幣;把一張放入紅封內,塞給孩子。

我不停地勸阻,她不停地堅持。小兒沒有媽媽准許,絕對不會接受別人的東西,於是在送與拒之間不停的拖拉著。我心裏想:

『你那麼老了,又無依無靠,何必這樣呢,把錢留下來,自己也是有需要嘛!』拖拉到最後我也只好點頭示意讓兒子收下並向她道謝,四婆心滿意足地笑逐顏開。已經初十了,一個九十歲失明的老人家,天天巴望有人來拜年,她預備了糖果、紅包,可是竟沒有人可以給予!我淚盈於睫,心很酸很痛。一個老人家,她還會有甚麼期望?只是一個很小很小的希望而已:只是封一個紅封包、一個代表祝福的紅封包!

十天了!新年已過了十天,一粒糖也沒有人來吃,一個紅包也沒有人來拿,一個小小的希望,竟這麼難成真?她實在……! 你能送出你還怨甚麼?有人接受你還怨甚麼?施出是福份,有人接受是更大的福份啊!

『愛』是行動

墨瑞說:『連我也不知心靈成長究竟是什麼意思,但我確定我們少了些什麼東西。』在【僕人─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】一書中的西面修士引述聖經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希臘文的『愛』字(agape),有以下的解釋:

忍耐:展現出來的自制力。

恩慈:付出關心、讚美,以及鼓勵。(留心傾聽;真誠的讚美與鼓勵)。

謙卑:真誠、不虛偽、不自大。(深刻地認識到你自己,尤其是你自身的不足。)

尊重:待人如奉上賓。(尊重每個人都重要、發自你內心的體恤)。

無私:滿足別人的需求。(滿足別人的需求過於滿足自己)。

寬恕:別人做錯了也不怨恨。

誠實:凡事不欺瞞。(清楚表達你的期待,言行都沒絲毫欺瞞)。

守信:堅持所做的選擇。 

『領導就是─建立在威信或影嚮力之上、威信或影嚮力是建立在犧牲奉獻之上、犧牲奉獻則建立在『愛』之上。而威信式領導,則是要懂得愛人、懂得為人著想、犧牲、甚至犧牲。此外,『愛』並不是你對別人的感覺,而是你對別人的作為。所以,『愛』是動詞,是推己及人,是找出並且滿足別人的基本需求。』

結語:雨果的《悲慘世界》中,Jean Valjean 留下一句話:『去愛別人,就是朝見神的面。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