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文章

相約星期二 - 啟蒙系列

不要為文化所欺騙

作者: 張吳國儀女仕

上一課:『金錢無法代替的溫柔』,我們明白到繞指柔遠勝金鋼爪,溫柔不是無力、不是懦弱怕事、更不是畏縮。相反地,溫柔是非常費力的,用至輕的力是陰柔力,輕輕地放下,溫柔之道在此矣!現在,我們繼續上課:今天跳到九課,課題是『不要為文化所欺騙!』

一.息息相關的文化

文化是人類所創造的精神財富,如文學、藝術、教育、科學等是。文化由人而有,卻又影響著人,人一出生就在入文化中生活。墨瑞相信人性本善,他們所以會改變『這是文化所致,在我們的經濟體系中,就連那些有工作的人也備感威脅,因為他們隨時擔心丟掉飯碗,你若感覺受到威脅,你只會先顧自己,你開始把錢奉若神明,這都是這個文化害的。

『女人不夠苗條,或是男人不夠有錢,也都是同樣的道理,我們的文化要你這麼想,但不要上當!』墨瑞認為人生中關乎成功、美麗、富有、幸福等等意義,都被商業所操控。現代人很難抵擋誘惑,時尚精品的廣告舖天蓋地,抓住人們的認同感,生活群體的壓力,花一個月的薪水買一個名牌物品,你可以不領先潮流走在最前,但也不能太落後!怕在朋輩間沒話題、怕被淘汰、有時免不了隨大隊。這是文化!

『每個社會都有自己的問題,逃走不是辦法,你得要努力創造自己的文化!』

二.不要被文化欺騙

今天的社會充滿功利主義,這是文化!『我們的文化讓人們無法自知自適,我們教的東西不對,而你得要十分堅強,才有辦法拒絕這錯誤的文化,才能自己找到出路』墨瑞所言非虛。

現在四周很多訊息,是有目的的操控,政治的、商業的;令人錯覺以為不是這樣生活,就不正常!如信用卡讓你先用不屬於你的錢、瘦才是好、胸大才有自信!女士一生都要用化妝品、衣服、首飾、瘦身產品,漂亮苗條因為文化!男士拚命要闖一番事業,要保住頭髮,因為文化!駕馭你的是文化!

三.有自己的次文化

我們沒法改造社會文化,但卻可改造自己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,建立自己的次文化。Dick Hebidge(1981)使用『風格』這個詞,代表流行、態度、暗語、活動、音樂和興趣。主流文化中,有小數的一群人擁有不同行為和信仰,而他們對自己的服裝、音樂及其他興趣,是有意識地與眾不同。尋求一種獨特的風格,不是與社會整體脫離,而是因應地區、種族、宗教、性別、年齡等區域的差異,有不同形式的生態和獨特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生活。有別於普遍存在於社會整體人群所共同的價值、風俗、道德和制度的文化。

墨瑞不要被文化牽著走,『建立自己的次文化,並不是要對周遭的規定不理。例如我不會光著身子到處跑,我不會闖紅燈。但大的事情;我們怎麼想?我們看重什麼?這些你得要自己選擇。你不能讓任何人或任何社會,為你決定。人家覺得我現在沒法走路、沒法自己擦屁股、早上醒來想哭該不好意思。但這些事本質上沒什麼丟臉或不好意思的地方。』社會文化會招人訕笑的事,你不要以為對。

四.NONO族的『節約主義』1

『我們的文化讓人無法自知自適。你要十分堅強,才有辦法拒絕這錯誤的文化。』城市裏有一群人,跟隨時尚不疾不徐;非守財奴亦非大花筒,不為儲蓄而節衣縮食,有能消費卻不追時尚,棄奢華繁瑣而取簡單生活。他們就是城市的NONO族。

NONO是從英文的否定詞“NO”而來。緣起於加拿大女作家Naomi Klein一本書《No Logo》。書中對人們的非理性消費,及日常生活中對名牌的崇拜、對廣告的迷信當頭棒喝。Naomi認為名牌是把人生價值寄託在Logo,Logo是等同甚至高於商品價值,Logo只是一個招牌、一個被聖化了的名字,被宣傳誇大了,與物品本身的價值並不成比例,即使有價值,但人與商品之間其實無關,卻受誤導以為我是否擁有這商品,會影響我的價值。於是NONO族應時而生了!

NONO族是收入不菲卻精打細算,以理性的態度去享受生活;有明朗而積極的生活方式及成熟的人生態度。他們的特質:

『對而非貴』─『只買對的,不買貴的』,NONO族的購物原則是消費時機、性質和使用率。強調『品味』或『美感』,追求高質量生活,倡簡約尚自然,過純真的生活。

『簡單是美』─簡約的生活方式,為求舒適,無論裝扮衣著及家居佈置,服飾功能就是穿,要穿得舒適、樸素卻不寒酸、簡單卻不平庸。

『拿來主義』─不以品牌消費作為自己身份地位象徵,但卻不影響生活質量,不計較亦非盲目拒絕。『拿來主義』是選取適合自己的。

『適而不華』─崇尚精致與簡潔的結合,家居雪白的牆、簡單的家具、不刻意的裝飾,重空間。為生活的舒適而設,只重格調與品質。

『人格獨立』─不受潮流的左右,他們自信與獨立。從事自己感興趣的工作,不爭名奪利,自信與從容。NONO生活信念,不為身外物所累。現代化的電子產品可有可無、不用冰箱只吃新鮮食物、手機是聯絡用,回家就關掉。NONO追求真正的愛情不拘泥於繁瑣的結婚儀式像做Show,領了結婚証就開始婚姻生活,有堅定獨立的人格。

『輕形重感』─ NONO重生活感受不重形式,衣服非到穿破了,或是身形改變穿不下才會扔掉。

『神重於物』─ 寧願看雜志報紙而不看電視連續劇,寧讀書不願上網,不在乎衣食在乎精神享受。

五.不效法這個世界

NONO的優悠生活方式,實有益於身心靈。能夠抵抗誘惑自在生活,是在於能夠分別需求與欲望。生活需求是有限的,基本如愛的需求,歸屬的需求,生活飽足等這些需求是健康的。而欲望卻是無限的,山珍海味錦衣玉食是沒無盡的。現代社會文化模式是消費主義,物慾橫流泛濫,對於使徒保羅的呼籲:『不要效法這個世界』( 羅12:2),是適切的也是當務之急。你能否免受廣告的誘惑拒絕更換新手機的型號?你的生活只擁有你所需要的?你滿足於只有一個樸素單純的家?一個兩個值得交的朋友、你愛或愛你的人、和剛夠的食物和衣服?還是你在乎別人怎麼看?

生活要簡單易,能享受簡單難!不跟人比,不為人活,不理人的眼光,才能不受文化欺騙!

有人說:『美麗』是憑先天,只能驚鴻一瞥,但不耐看。『氣質』是後天培育,是耐看的名牌;『時尚』是製造出來的流行文化,有普世價值地位;文化卻沒有高低只有差異,在對不同文化包容之餘,可否停停想想,你有被騙嗎?


註1: 這一概念緣起於加拿大女作家Naomi Klein一本書《No Logo》(拒絕名牌)2。Naomi Klein曾經是“新貧族”的一員,追求奢華,崇尚名牌,后來成長為一個徹頭徹尾的NONO族,被認為是反思品牌文化最深刻的人,英國《泰晤士報》稱她“可能是35歲以下對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人士”。《拒絕名牌》揭示了廣泛存在的非理性消費狀況,以及人們日常生活中對品牌的崇拜和廣告的迷信,為一部分新潮族敲響了警鐘。與此同時,NONO族誕生了,他們在都市裡引領了一種理性消費、簡約生活的新節儉主義生活時尚,他們對一切虛偽說NO,對刻意張揚的個性說NO,對名牌說NO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