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出版

雨後天虹

作者: 張吳國儀、楊兆前

當您對某人某事感到憤恨,您有途徑表達嗎?還是為此感到羞恥、罪疚,唯有把激情壓抑,然而所期待的蛻變卻遙遙無期呢?由紐約猶太裔心理治療大師戴安娜.霍玉霞(Dr. Diana Fosha)始創之「感動治療」(Dynamic Psychotherapy)融通了多種學術傳統的洞見,指引治療師跟受助者重建失落了的情感共鳴,讓受助者在深情相交的關係中得?安全基地,放下防衛機制,作出情感的體驗、宣示、調校及溝通表達,由此引發催化心理及生理狀態的蛻變。兩位華人作者徹底掌握「感動治療」的理論與應用,又對中國文化及心。

 

返回

作者合序

身處喧鬧的大城市,急速的生活節拍、社會的劇變、人與人關係的疏離,在在都會使人承受著沉重的心理壓力。歌影視巨星的殞落,驚醒了人對心理困擾,尤其對抑鬱的心性失調的嚴重性正視,亦留意到其對個人以至社會引發的負面影響。

美國哈佛大學與世界衛生組織聯合研究發現,公元二零二零年,抑鬱性失調將會是威脅全球的第二號嚴重疾患,是我們不可忽視的疫症危機。有見及此,【心靈寫真】系列之【雨後天虹】這本書的宗旨,是提供參與關懷及輔導的工作者,一本實用的手冊,透過關懷者與被關懷者的心靈感通,彼此面對心靈的悲憂苦困,一同闖進其生命中深邃之處,觸動其潛在蛻變的本能,引導其進入蛻變與更新。

這本書的核心理念,是源於戴安娜‧霍玉霞(Diana Fosha)的原創及發展名為「感動治療」的心理治療學派。「感動治療」,全名的中文翻譯是:「加速體驗式動力治療法」(Accelerated Experiential Dynamic Psychotherapy)。為使這套心理治療模式本色化,所以作者簡稱之為「感動治療法」。原因有三:第一,治療法的關鍵在於對情感的體驗,故取其「感」字;第二,治療法是「短期動力治療法」的一種,故取其「動」字;第三,感動的體驗與呈現是療程有效的常見現象,是故一語三關,構成「感動治療」這個的中文名稱。「感動治療」揉合並會通了「依附理論」(Attachment Theory)、「情感理論」(Emotions Theory)、「臨床心理發展研究」(Clinical Developmentalist Studies),「體驗式短期動力心理治療」(Experiential Short Term Dynamic Psychotherapy)及「蛻變性研究」(Transformational Studies)。

「感動治療」精妙之處,在於可清晰地勾畫及描繪一張心靈地圖,治療員透過敏銳的觀察與回應,引導當事人先迅速地穿越自衛境界,再經過真情流露之後,最後達致真我呈現的心境。從另外一個角度看,「感動治療」的宗旨是:透過接受治療者的「你」,在當下每刻引導著亦無論斷的,去接納當事人的「我」,那個「我」對他(她)自己真實性情,有的體驗及宣示,培養「真我」,以至能認知、至呈現、至自覺重得。

本書在引言中先將心靈創傷現象作一簡介,循著心靈蛻變的路線圖,引述「感動治療」的詳盡療程,並療程中的三個心靈境界及七類治療的介入。再順應「感動治療」當中的心靈蛻變路線圖所展示的三個心靈境界,把本書分開為三個部分。

第一部分「自我防衛境」:分章描述三類的治療介入工作:「放眼」、「放下」及「放鬆」;以「卧虎藏龍」的個案為例,詳細分析如何應用這些治療法,去處理防衛機制及精神焦慮。

第二部分「真情流露境」:分三章形容「放開」、「放出」及「放入」的治療介入工作。借「古典歌星」的個案,闡明如何引發真性情的體驗及宣示。

第三部分「真我呈現境」:分析「放心」的治療如何介入,再以「受傷天使」的個案,剖析真我重尋的現象。

最後以「真我」、「真你」與「真祢」的關係,以「當祢悲泣」完整了「感動治療」與屬靈經驗的會通。

我們能夠撰寫第一本有關「感動治療」的原創中文著作,實在深感殊榮。本書之所以能出版,我們首要感謝上帝的恩准,沒有祂的賜予,人間無有真情真愛,更遑論情誼了!

之後,衷心感謝的是恩師戴安娜‧霍玉霞博士,她的教導、照顧與愛護;師徒間真誠的情誼,時刻的關心鼓勵,以她對受助者敏銳的觀察、適切回應的示範榜樣,令我們受益良多。霍玉霞博士更把她寶貴的研究,發展「感動治療」的重要成果,慷慨地交付作者,傳承給華人,此種無私的愛心與情誼,我們心深銘感!

還有幾位啓蒙前輩,包括約珥‧沙特維教授(Professor Joel Sadavoy)的肯定與提攜;戴安‧馬塞爾(Diane Marshall)女仕的支持及友誼;陳耀南教授的經常的關懷鼓勵及賞識。能得到南叔這位通曉文、史、哲重量級學者的提點,是莫大的支持與肯定,承蒙他不棄為本書寫序,是作者的榮幸;還有麥希真牧師,這位盟主級的牧長,以他的生命、對人處事的智慧,給作者無價的啓迪及榜樣;更不可少的是鄺炳釗博士,亦師亦友的智者,在他身上感受到牧者心的關愛與學者風的循循教誨,使作者在信仰的曲折路途上仍能持守赤子之心。

最後,從心底裏感謝一群朋友,是你容許我們伴你走過一段人生路;是你的創傷,喚醒了我們體恤人間疾苦。是你的信任,使我們感受任重道遠,不敢輕率。是你的奮鬥,才讓我們可分享到療癒的喜樂。是你的勇氣,使我們對人性樂觀。是你的不放棄,使我們不忍放棄而鍥而不捨。是你的努力,激發我們不停的學習,一生以終為始。在彼此之間,我們發現了價值。

就讓這本書,向你說聲-衷心謝謝,謝謝!

作者謹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