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名牌子 Armani、Burberry、Bvlgari、CD、D&G、Chanel ……令你想起甚麼?是時尚、奢華、成功、富貴、美麗、的代號?
今日的『奢華』以人為中心,人的體驗及感受,『奢華』是動詞。『奢華』是生活中基本需要之外,添加而讓生活更舒適。於是想做就去做、不在乎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,追求愛、滿足等等感覺,就是奢華。奢華不在於物品是否是否華麗,只在於能否給人奢華的感受。
某香江的富豪婚禮,花費了近港幣七億元。包括購飛機飛澳洲約四億、結婚禮物屋一間約一億八千萬、聘禮( 兩層豪宅 )約一億、Elton John婚禮獻唱二千萬、婚戒指及首飾千四萬、婚紗服裝二百萬、親友包機及食宿約一千萬、婚禮及蜜月約一千萬、婚宴約約一千萬、旗下所有員工每人一萬元大利是約約一千萬。
奢華其實可用兩個字包括了,那就是『特權』。誰不嚮往『特權』?『特權』永遠只屬於少數人,罕有就必然特出,特出與特權幾乎是雙生子。人對『特權』的反應,一是羨慕望取而代之,一就妒忌至鄙而視之。小秘書 Andrea 輕蔑名牌,被Miranda 毫不留情地 “照肺”:『自鳴清高者視時尚為腐敗與貪慕虛榮的女孩的靈魂,但你可知也因有它,才夠養活一大班人;影嚮全球經濟活動的命脈。』想落也是道理,你看,那怕只是一種顏色,流行了就相等幾億美元的商機。
Andrea 誤打誤撞竟成為 Runway 時尚雜誌知名編輯 Miranda 的私人助理。Andrea 只見名牌琳瑯滿目到處是,那些名字,她連聽也未聽過,使她手足無措。
名牌 Prada 滿身的總監 Miranda,綽號『地獄來的老板』,裝扮完美無瑕,人卻是苛刻傲慢,她享有無上特權;巨資購豪華噴射機就為讓她的孩子到巴黎買最新版的《哈利波特》,包下法國小鎮的古老商店就為了佈置一個合她品味的晚餐氣氛。
Miranda 對員工冷酷,隨傳隨到,她的助理只有一個名字:Emily!那管 Emily 已離職一百年,都是 Emily。一呼 Emily,個個都隨時候命,否則又有“肺照”了!
特權的滋味,Andrea 先嘗了,在一班老同學面前,Andrea大出風頭。尤其在收到 Andrea 的名牌禮物時,她的好友雀躍至瘋狂失態。虛榮?誰不愛!
生活可以沒趣味但不能沒品味,辦公室就是反映上班族的品味與智慧。名牌雲集的時尚天堂,是名媛權貴較量『不能輸給你』的戰場。Andrea 讓自己溶入 Miranda 的氣質和形象,在圈中潛移默化Andrea學會了這一行的言行,適應得如魚得水,游刃有餘。
Miranda 對每一個助理都不滿意,在無可選擇下用了連 D&G 和 DKNY 都分不清楚的 Andrea,Andrea 讓自己溶入 Miranda的氣質和形象,也完成 Miranda 拋出來一件接一件的工作。 她眼見 Miranda 付出了許多,得到的卻常是大肆批評,只因她是女人,把工作放在第一優先。如果是男性就不會受同樣的苛責。Miranda 是努力而成功;實實在在創造了一個驚人而龐大的時尚王國。Andrea 對 Miranda 越明白越欣賞。
男友因為 Andrea 衣著變得時尚,盡責盡力工作,少了閒暇陪伴不滿, 但Andrea 並沒忽略他。Andrea 對人的態度沒變,她沒變勢利、高傲,卻招朋友指責她變。人怎會不改變?長大了就會有承擔,為公為私她投入專注。
實力虛榮兩難全嗎?問題是:人們看女性的『光榮』總有偏差,硬要派它是『虛榮』。其實『光榮』真是『虛』的,『實』的不叫『光榮』,叫『成就』或『獎賞』;任何榮譽都是『虛』的喇,男人不愛『名譽』嗎?他們更愛!為何女人愛的就是『虛榮』?還尖刻地加上『貪慕』兩字?
Andrea 逐漸蛻變成為滿身名牌的美人時,代價卻是愛情
(婚姻)與事業兩難全;所以 Miranda 的事業成功,她四段婚姻的離異就是懲罰,證明此言非虛?事業成功的代價一定是要努力,卻不一定要犧牲愛情親情與友情,仍持此觀念可謂老土之極,像50年代的的老家長,牙也快掉光了,還持老賣老地教訓媳婦女兒:『女人之家拋頭露臉,不守婦道....惟女子與小人難養也…』今日的話是:『事業家庭,女人只能二擇其一』。Andrea 年青,趁尚未有家庭的負擔,把握機會去闖闖,她有學歷有能力,她需要工作的經歷,增加實力,以此換取事業的肯定有何不妥?嚴苛的上司無理的要求,Andrea 能達到的話,以後還有什麼工作會難倒她?事實證明,Miranda 也改口叫她的名字 Andrea 而不再是“Emily one 或two或three”,她實在是成功的!
Miranda 的管理三招,Andrea都應付綽綽有餘,That’s all.”與“That’s not a question.”每個人都做好自己的本份,就是Development,就是成長。
Andrea 睡不好,工作上的難題,怠倦於向親人傾訴,也缺少渠道,這才是問題。Andrea 的決定離開,這不是一個擇善的固執。為了家庭而忍痛放棄轉行。最重要是每個人的經歷中,學到了什麼?領悟了什麼,明白了自己多少?
許多人自以為是知識份子,輕看時尚,認為是物質的奴隸,品味也不顧更不懂。卻不明白自己生活的衣食住行都是由流行過延伸下來的次文化產物。Miranda 明白流行工業的脈絡及所產生的影響,點出了人的所謂清高,原是對人生一知半解。同今日有不少人對流行時尚嗤之以鼻,瞧不起時尚者,看為追求虛榮,而自己卻一直在受它影響一樣。人的可悲是想抵擋誘惑卻誤解誘惑,電視、雜誌、報紙,時尚廣告都充斥著。『時尚』是什麼?簡單的說就是現在流行的東西。不能隨便說別人隨波逐流,人不是孤島,『時尚』是相對東西,何必執著到有你無我?定為『誘惑』『無法把持』甚至會『迷失自我』有那末嚴重?
我認為『品牌』充斥與『不要效法這個世界』是沒有必然的對立;試想,上帝造萬物,各有『品牌』,『各 從其類』就是『品牌』啦!動物是運用『品牌』的專家,單看我家的肥黃貓身上的貓紋,已是標誌牠的與眾不同喇。而今日人的聰明把它賦予新意義,使一個『品牌』(LOGO) 簡單的符號,涵蓋象徵至實質的意義,一如你我的名字,代表了一個個人、你的專業、品味、地位,就是『品牌』。
讓你我的生活,擁有所需要的東西,最起碼要一個完整的家和一份單純喜悅的心情,一兩個值得交的朋友;一些你愛或愛你的人,足夠的食物和衣服,『奢華』嗎?『奢華』!我已覺得無以尚之了 !
誰說繁華世界是魔鬼天堂,我說這才是天父世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