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文章

鏡中人 - 洞明系列

王子復仇記

作者: 張吳國儀女仕
原載於【加傳影音】37期0110號

丹麥王子哈姆雷特,一直懷疑父親突然死亡、母親改嫁給叔父而叔父更繼承統治大權成為新一任的國王;直到他死去的父王化成鬼魂出現在他面前,告訴他真正的死因是被親弟弟,也就是哈姆雷特的叔父Claudius害死的。

哈姆雷特面對復仇責任,知道這不單為父伸冤,身為王子,復仇還包含了要中止邪惡勢力統治丹麥的使命。之後哈姆雷特心神不寧,他的焦躁,引起國王的親信 Polonius,也是他的愛人Ophelia的父親懷疑,派人監視他。

在這樣險惡的環境,哈姆雷特竟然猶疑不決;他怨自艾:

「這個顛倒混亂的時代,唉,倒霉的我卻要負起重整世界的責任!」

「唉,我真是蠢才,我父親被人謀殺了,鬼神都在鞭策我復仇,我卻只會發牢騷,難道這樣子就可以復仇了....」

「但是…萬一我所看見的只是魔鬼的化身,看中我的柔弱和憂慮,向我作祟引我進入沉淪....」

「我默默地忍耐毒箭高貴呢?還是對抗逆境高貴?」他徘徊於行動邊緣,遲遲不作決定。

哈姆雷特期望自己的復仇行動,能滿足高貴,又滿足道德的要求;又要經得起死後的審判。但是復仇本身,既有挽回正義的高貴性、又有傷害人命的不安感。矛盾弔詭之際,行動也不對、不行動也是不對!

「在行動上我要絲毫不能讓人指摘....」,對自己的高期望,使哈姆雷特一再錯失復仇、討回公道的機會。

「我明明有理由...可是從不曾行動....是我過於審慎?還是根本是我的懦弱?....我一再因循隱忍聽其自然....卻看著他們為如狼似虎的為所欲為?」

哈姆雷特的性格缺陷是猶疑不決,在身邊滿是偽善陰毒的小人,卻仍只顧堅持維持道德的完美,導致過多的自我質疑並缺乏行動的決斷力,會令自己、與及累及無辜的人陷入萬劫不復的險境。

他面對的環境艱險詭詐,而他卻一再錯失機會,叔父的追迫根本無可能給他寬裕的時間來處理我自批判與反省,去確定這決定是否能滿足道德要求,才實踐為父復仇、還國公義的行動。

哈姆雷特的叔叔,在酒中下毒,要毒死哈姆雷特,結果皇后卻誤喝了而當場身亡。哈姆雷特看到母親慘死,才發了瘋似的拿起手中的劍,殺死了國王。終於報了父仇,卻賠上了愛人Ophelia、義人雷歐提斯的性命。整個復仇行動,沒有彰顯出公義,而哈姆雷特亦選擇了自殺,悲壯的結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
優柔寡斷

九號人稱為和平型或和事老,哈姆雷特正是這類人的典型。猶疑不決是特徵,處事優柔寡斷,逃避衝突,他們認為逃避是最好的解決方法,為了和諧,寧願壓抑自己的怒氣,令自己身心靈受到傷害。

哈姆雷特明知道要復仇,應採取行動,但由於逃避的天性,怕承擔責任怕衝突,更怕面對困難,就當難題不存在。這種駝鳥政策使他得著暫時內心的平靜,久而久之結果失去處事的能力及錯失機會。哈姆雷特的行動,正是九號人最典型的寫照。

兩個極端

九號人的家庭背境比較特別,兩個極端都會造成這種性格:

關係緊密-與父母親關係緊密,他們從小和雙親的關係緊密,得父母的認同,所以他們學會認同別人。這種認同感把自己與他人看為一體,甚至有時會依賴他人而生活,當與人保持一致,內心才有平安,就像童年時在父母蔭庇下一樣,所以他們很怕分離,也怕關係轉變。

關係疏離-另一是與父母親關係疏離,因為父母或其他有關的成年人忽略他們,使他們覺得沒有什麼事情是重要的,無論發脾氣與及順從都沒有分別,因為沒人會留意。他們想沒人愛,大概是因為自己沒有什麼價值,於是童年開始他們便尋找愛的代替品,例如放縱飲食、娛樂活動等來逃避面對。他只求生活平淡,怕打攪人也怕人打攪他、尤其千萬不要要求他改變。

人際關係

他們有非常和諧的人際關係,主要是他們的精力都用來逃避爭執,予人的感覺是沒有威脅性,沒有殺傷力。我很相信許多在選美會中獲選為友誼小姐的,大概會是九號人吧!

他們為避免爭執用很多時間來拖延決定,使一些事情不了了之,一切以大事化小為前提。

他們一生追求和諧平靜的生活,只能接納一些清楚的工作指示,這是他們能夠適應的工作要求,遇有突發的、重大的、超越他們經驗的,他們會顯得手足無措,他們最怕競爭,無論與人或與時間競賽。

表面看來他們性格溫和,不容易發怒,似乎很容易接納不同意見,與任何性格的人相處都相中安無事,所以他們很適合調解糾紛,但其實他們心中很有定見,而且非常頑固,很難叫他們改觀,只是他們不表達而已,主要是害怕自己的意見被拒絕甚至引起爭拗。

表面上他們是一個很好的調停者,事實上從他們絕不能做一個公平的裁判者,因為他們最怕做決定,任何決定都可能傷害另一方,這又是一種抉擇,會引起紛爭。所以他們的判斷是不做判斷。因為要維持和諧,他們不自覺地變成牆頭草,隨風搖擺,沒有立場。較低層次的九號人,他們會為了自保,甚至投機地面面逢迎,甘心被人利用和擺佈。

潛藏憤恨

表面看來很平靜、很隨遇而安、有耐性、親切和善、支持他人、不論斷。實質上他非常敏感,心中即使有很大的不滿,也不會直接表現敵意。內裏倔強、冷漠、無自信、被動、防禦性強,而且非常固執。

聖經裏一個人物先知「約拿」,是這類人另一典型。當他受命向尼尼微城的人宣告神的審判,而結果因著尼尼微城的人悔改,神沒有降罰與他們,他就非常憤怒,不敢向神發怒,其實是把怒氣投射在自己身上,他坐在樹下發晦氣,結果因著樹的枯萎,太陽把他曬得非常辛苦,他的怒氣才向神發洩出來,向神求死。

心靈麻木

九號人覺得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,也沒有人特別重要,更沒有什麼是值得大驚小怪,所以人以為奇妙的事,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麼,平靜到像麻木不仁。有時就算極有威脅性的人在他們面前,他也沒有甚麼感覺,不感覺到有壓力。

由於習慣了逃避,即使危機當前,對於事情的輕重緩急,他完全不懂分辨,更不懂掌握。他們害怕成為焦點,更怕別人給他們高期望,討厭驚喜和突發的事情。

有些九號人常作白日夢,很難專心集中注意力,缺少責任感,經常遲到,容易失憶,而且做事拖拖拉拉。

正如「約拿」的表現,非常被動與懶惰,本來在尼尼微城要走4日路程,他走了一天就結束了工作。其實懶惰的深層意義是麻木,心靈的麻木不仁,對於關係著他人生命的事情,他顯得無動於中,非常冷漠無情。

但當他被焦慮壓得喘不過氣時,又會變得毫無理智,甚至有過度的反應;有受虐待狂傾向,一面攻擊別人,一面又倚賴人及把責任推諉人。

平靜安穩

當九號人能夠反省自己的問題,專向第三型進取型,他的注意力轉移發展自我,他的潛力得以發展,不再逃避挑戰與壓力,透過對生命的興趣,產生解決問題的動力,而能主動地控制自己的生活,充滿自信,不必再倚賴別人。他不單可以獨立生活,更能調停各種衝突,成為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和平使者。

他一生追尋內心的平靜安穩,逃避衝突帶來的祇是表面的和諧,他要明白他需要與神建立關係,相信神神無條件的愛與能力,無論遇何事,他因有信心而能以內心真正的平靜,來面對與克服各樣的衝突與困難,這才是真正內心的平靜安穩。